要说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共同点,那毫无疑问就是焦虑和压力,我们从上学就开始面对着一系列考试、升学的洗礼。工作后每天又要开始面对竞争压力和来自父母的催婚,我们一路被生活追逐逼迫着前进,似乎总也没个尽头,也难怪近些年来“丧文化”能大行其道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回归“佛系生活”。如果你觉得累了,那小编推荐你看一看这部日本的纪录电影《人生果实》,它会让你知道到原来人生还有这种打开方式。
《人生果实》只有一个半小时,影片中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,只是展现了90岁的建筑家修一和他87岁的妻子英子既平凡又处处充满生趣的日常生活,但是它所带给每一个观众的意义,不亚于任何一部电影。单看纪录片,你很难想象两位老人加起来已经177岁,因为他们的精气神,用“朝气蓬勃”这样的字眼都不足以形容。
老爷爷修一是学建筑的,动手能力超强,在他负责策划的新村建设项目被否决后,老爷子毅然决定辞职。他买下了一块土地,亲自植树造林,模仿建筑家安托宁•雷蒙德的作品建造了一座自己的房子。300平米的一片荒地,就这样被修一爷爷和英子奶奶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田园风格的家园。
两位老人就在自己亲手打造的家园里自给自足的生活了40年,在自家的庭院里,他们照顾着70种蔬菜和50种果实,这块菜园填满了他们的生活,播种、翻土、浇水、施肥,每一件事都亲手做。在一畦畦高矮不齐的菜地间和每一株果树上,还有修一爷爷做的黄色小木牌,上面标注了菜名、画着简笔画,还随着植物的生长,不定期更换。就连小鸟也有专门的水缸,牌子上写着“小鸟的渔场,请来洗澡吧”,简直有爱极了。
土地里长出的各种果实,则被英子奶奶做出了很多花样,从一日三餐,到饭后甜点应有尽有,挖出来的土豆做成馋死人的土豆焖牛肉;用自家的酸橘来搭配鳗鱼;用田里的草莓可以做成草莓蛋糕;刚摘下来的樱桃做成樱桃酸奶;两人老人甚至做了一个土烤箱来自制培根。
就像纪录片旁白多次念及的那句诗——风吹枯叶落,落叶生肥土,肥土丰香果。孜孜不倦,不紧不慢。这是让多少人羡慕的惬意,这又是让多少人望而却步的充实。从餐桌上的食物、身边的人、住的房子,房子外的庭院,老人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开始,一点一滴、不紧不慢,孜孜不倦。就这样坚持了40多年,即使已经90岁了,也依然如一地播种、收集树叶、施肥,然后慢慢等待时光带来果实。
陶渊明说,他向往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海子说,他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。从古至今我们一直有着田园生活的梦想,但有时阻挡我们的不止是时间和现实,还有无法沉静的心。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田园生活不只有鸟语花香清新空气,还有泥泞的小路和难闻的肥料味道,我们已经难以想象离开网络和商场的生活,说到底,田园生活只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梦想,仅供人们在疲惫时闭上眼睛逃避10秒。
但正是因为有津端夫妇这样一对真正的、充满着烟火味的神仙眷侣,永远对有限的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与温情,才让无数人对这部纪录片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充满艳羡。好的生活源于好的心境,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。
本文标题:和小森林一样治愈的老人是谁(三个老人的治愈故事)